古人七夕节送什么_古人七夕节送的礼物

开心日历

请输入关键词:

七夕节

古人七夕节送什么_古人七夕节送的礼物

古人七夕节送的礼物

1、送簪子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人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品,女子也常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想念,想念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顷刻高知之!

2、送同心结

素缕标明纯真,而针谐音同贞。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连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包含其间。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想念令>林逋

3、送镯子

手镯在古代有许多的称谓,“跳脱”即是其间一种。古代女人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何故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汉·繁钦<定情诗>

4、送香囊

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带香囊的前史能够追溯到先秦时代。由于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作为礼品彼此赠送,以表衷曲。

欲织双鸳鸯,成天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明·郑旦<半夜歌三首>

5、送钗

钗不只仅一种饰物,它仍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风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改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啜泣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古人过七夕方法

农历七月七,人称“乞巧节”,拜祀活动在晚上举行,故又称“七夕”。有关七夕的传说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传说中,天帝对于织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反对和破坏,并将他俩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许相会,仅在每年七月七夕,才允许见面一次。《古诗十九首》有“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写的正是小夫妻被阻隔。

不过,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这个节日最初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关系。《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i)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由此可见,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晒书晒衣裳的节日。

在《世说新语》上,也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有关七夕故事: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就是说郝隆这个人,在七夕这天搞起了行为艺术。别人晒东西,他晒自己,名曰“晒书”。

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十分盛大且郑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情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

曝晒本身属于劳动,虽然获得了仪式感,但毕竟娱乐性不强,长此以往,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没落。幸好后来有织女和牛郎拍牛赶到。于是,七夕的另一个核心风俗出现了。

牛郎织女的传说把七夕的主体变成年轻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妇女节。

织女感情被破坏的传说让人联想到女儿出家后的委屈。于是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除了回娘家,“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南朝梁代宗懔撰在《荆楚岁时记》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成为主要习俗。

用喜子乞巧是最受民间妇女欢迎的一种方式。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如果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结了网,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预兆,而且网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于蜘蛛结网和人类编织有一些相似,妹子们常常在七夕捉一只肖蛸放到盒子里关一宿,等到天亮的时候打开盒子,大家互相比较谁的肖蛸结的网多。网越多,就预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

在宫廷中,“乞巧”的方式更加优雅。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桂。”乞巧楼主要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七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利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雀跃,围观者一齐喝彩。

唐明皇可谓乞巧的最热心倡导者,他与杨贵妃还在七夕互述衷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的江南还有这样的习俗: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意味着向织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显然,古代妇女庆祝节日可不是买买买那么简单呢!那是一个属于巧媳妇的年代!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乞巧节这一天,也有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成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除了女儿节习俗,七月初七亦带着一丝书香气。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台两地,特别是读书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在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中国人过节往往讲究吃,然而七夕节仿佛并没有留下太多“吃”的传统。

古书对七夕美食鲜有记载,在《太平御览》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七夕关于食物的讲究: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

直到最近这几年,烧烤才承担起了这个职能。然而与元宵和月饼一样,对绝大部分现代人来说,烧烤也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呢。

古代七夕食俗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4、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