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开心日历

请输入关键词: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就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纪念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纪念介子推

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记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有人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也与他有关。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