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吃什么传统食品

开心日历

请输入关键词:

小雪节气

小雪吃什么传统食品

今日小雪|天冷了,吃这些食物可御寒

冬季御寒

多吃四类食物

小雪过后,天气越来越寒冷,通过食物来补充能量是一种让身体快速变暖、抵御寒冷的好方法,多吃以下四类食物能够让人在天气寒冷的小雪节气保持身体温暖。

肉类:羊肉、牛肉和章鱼肉都富含产热营养素,在小雪节气适当进食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御寒的作用。

根茎类:有研究表明,富含矿物质的根茎类蔬菜如萝卜、山芋、藕、菜花、土豆等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

此外,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等能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富含铁质食物,以及海带、贝壳类、菠菜、鱼虾等增强基础代谢率的富含碘食物,都有利于增强身体血液代谢循环、提高机体产热能力,从而起到御寒作用。

注意事项: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冷食有碍脾胃,对水湿运化不利,可聚湿生痰,甚至加重冬季易发的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尽量少吃。

阳气不足,冻疮或至

试试脐疗或艾灸

冻疮是寒冷所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小雪前后,许多地区的室外温度已跌破冰点,因而此时是冻疮的高发期,尤其是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等部位更易产生局部性冻疮。

中医学认为冻疮与气血两虚有关,小雪前后,气血运行更加不畅,冻疮自然会“不请自来”。另外,过度劳累、阳气不足的人,手脚容易出汗体表散热快,患冻疮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因此,小雪节气到来前后,阳气不足和体质虚弱者除了注意保暖外,可借助仙蓉温齐脐疗法或艾灸调理,帮助养护身体阳气,预防冻疮发生。

温水刷牙,保护口腔

35℃水温左右最好

研究发现,牙齿和牙龈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完成新陈代谢。过冷或过热的水温均会刺激口腔,缩短牙齿的寿命,甚至诱发各种口腔疾病。当气温不断下降至0℃以下,此时注意保持口腔的恒温、保护牙齿和口腔健康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般来说,把刷牙水控制在35℃的水温左右最好,既能使人感到舒服,又能最大限度地清除附着在口腔内的细菌和牙缝间的食物残渣。为了更好地保护牙齿和牙龈,应避免过冷或过烫的食物,饭后用温水刷牙或者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

小雪泡脚,加点中药

舒经活络,调理脏腑功能

热水泡脚是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养生方法,尤其受中老年人喜爱。小雪天气变冷,能泡脚通过热水的热效应,刺激身体各个部位的足部反射区,能够舒经活络、调理脏腑功能,有益于治病健身。

所谓中药足浴,就是将中草药与温水混合在一起,中草药被充分溶解后发挥出来的药物成分通过足部的穴位直达五脏六腑,具有“内病外治”的特点。比如,气虚者泡脚可适当加点党参、黄芪,而血虚肾虚者则宜选用选用当归、赤芍等药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脚部皮肤有破损或伤口,应暂停用草药泡脚,以防伤口感染。

晒太阳

收获好心情,预防抑郁症

阴冷的天气往往会使人感觉心情压抑、沮丧,特别是在气温偏低、光照时间短的小雪节气前后,这种情况分外明显。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会耗力伤神,导致体内阴阳失和、脏腑亏损,久而久之,是各种疾病找上门来的原因。

小雪节气气温低、日照少,属于“阴盛阳衰”的时节,此时晒太阳有助于生发体内的阳气,补充阳气,阳气足则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人的精神状态自然也更好。所以在空闲时间,不妨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让自己收获一份好心情、好心态,从容迎接冬天的到来。

小雪过后吃这4种传统美食

1.糍粑

小雪节气习俗中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材料:糯米粉300克、花生粉100克、细砂糖30+20克、清水适量、油少许(擦盘子用)。

做法:把30克白糖和糯米粉混合均匀后一点点倒入清水调匀,调成糯米浆;用纸巾把盘子擦一层薄油,然后把调匀的糯米浆倒入盘内放蒸锅上蒸15分钟后取出稍微放凉;把花生粉倒入不粘锅里用小火翻炒5分钟至香,然后盛出加入20克白糖拌匀备用;把稍微放凉的糯米糕用剪刀剪成小块在花生粉里,全身裹上花生粉即可盛盘食用。

2.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很适合冬季食用。

杀年猪开宰年猪的嚎叫声一出,客人们立刻放下自家的农活,陆陆续续赶来。男客人帮助屠夫把一头肥猪剥得白白净净,女客人帮厨,一时间农舍炊烟缭绕,喜气盈门。屠夫刚把年猪剥净“净边”往案板上一搁,好客的主人就吩咐屠夫,砍下一块足足5kg多的刀头好肉做“刨汤肉”。转眼功夫,排骨萝卜、回锅肉、肠肝肚肺、猪血旺,油亮香浓的“刨汤肉”菜肴摆满了桌面。一顿丰盛幽趣的“刨汤肉”酒席,满桌的酒席,清香四溢。

材料:猪内杂、糯米、猪血、辣蓼、花椒、盐粉、小肠、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山泉水等。

做法:用猪内杂,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脑髓等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刨汤里再添些生猪血、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之类,用山泉水合锅而煮,做成刨汤火锅。三分猪血七分水,待到火锅水沸时,刨汤那鲜美香浓致极的真味就出来了。

3.腊味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腊肉的习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

小雪过后,香喷喷的腊肉腊肠成了餐桌上受欢迎的美味。怎样让炒出来的腊肉腊肠美味鲜嫩呢?诀窍很简单:首先,要把腊肉腊肠用水先煮一遍。其次,一定要用冷水下锅煮。这样才能让水分缓慢地渗入肉的组织中,让本来干瘪的腊肉腊肠变得更加滋润。

广州人最喜欢用腊味来做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还有腊肠炒蜜豆。在秋冬寒冷的天气里,打开盛满腊肉、腊肠的煲仔饭,饭香与肉香扑面而来,两者融合得天衣无缝,温暖香糯的煲仔饭就是最适合冬天的美味了。

食用腊肉等腌制食品时可适当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降低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营养。

材料:猪肋条肉(五花肉)5000克、盐100克、白砂糖190克、大曲酒85克、酱油30克。

做法:修整、晾挂:选取猪肋条肉,修成长条状,每块重约170克,在上端刺一小洞,以便穿绳晾挂用。腌制:将各种调料混匀,浸泡腌肉条,时间8小时左右。烘烤:将肉条挂起,在烘烤炉内烘烤约3天,烘房温度50℃。如分几层烘烤,其间要上下倒换。烘烤时切勿冒烟,最好使用木炭火烘烤。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材料:鱼、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白酒等。

做法:先将鱼去鳞片,然后用刀切去鱼体上的鳍,沿胸鳍根部切去头部。自胸部切口拉出鱼的内脏,然后用毛刷洗刷腹腔,去除血污和黑膜。之后切成若干段,加入适量的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白酒,浸泡15-20分钟。再将鱼一段段取出依次放入米筛中,最后将它们放到太阳下曝晒。一般一个小时翻晒一次,一两天就可以晒干。在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鱼肉是否已经干了,如果还未完全晒干,就要再晾晒一些时间。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