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和三伏天的区别_三伏和大暑有什么不同

开心日历

请输入关键词:

大暑节气

大暑和三伏天的区别_三伏和大暑有什么不同

大暑和三伏天的区别

时间不同

通过三伏和大暑的介绍我们知道,三伏主要是一段很长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经历初伏、中伏和末伏时间大概有40天左右。而大暑的时间较为短暂,一般就十多天,通常情况下是处于中伏前后的时间。

由来不同

三伏的由来: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大暑的由来: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气候不同

三伏和大暑在气候上也是有不同的地方。由于三伏所处的时间较长,刚入伏时是夏天的开始,此时天气还没有倒到酷热的时候,而进入中伏后气温达到一个高峰值,是非常酷热难耐的。而进入末伏后,也正是进入了立秋之后,此时天气渐渐转凉。而大暑正好是在中伏的前后,高温炎热伴有雷雨天,同时也非常潮湿闷热。

风俗不同

三伏和大暑在风俗上是有不同的。大暑天在我国的浙江地区有送“大暑船”的习俗。山东鲁南地区“喝暑羊”的习俗。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的习俗。广东大暑吃“仙草”的习俗。台湾大暑吃凤梨的习俗。而三伏的习俗主要也是在饮食上面有讲究,例如头伏要吃饺子,中伏要吃面,末伏要吃烙饼卷鸡蛋等。

什么是三伏

三伏主要指的是三伏天,而三伏天主要是指初伏、中伏、末伏。而三伏天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一点时间。三伏天每年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但是一般都是集中在7月——8月。三伏天里主要的气候特点在于气温非常高、湿度非常大、风小、气压低。而这其中所谓的“伏”就是天气很热,大家最好好好休息,减少外出活动。

什么是大暑

大暑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小暑过后就是大暑。大暑开始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7月22——23日。大暑的到来预示着天气非常炎热,在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高温天气,发布橙色预警。大暑的气候特点在于,高温炎热伴有雷雨天,同时也非常潮湿闷热。

三伏天具体时间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

初伏时间:7月12日(庚子日)-7月21日。

中伏时间:7月22日(庚戌日)-8月10。

末伏时间:8月11日(庚午日)-8月20日。

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三伏天的推算方法

中国传统农历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就是每一个日子,都用天干和地支交叉排列标识。天干包括10位元素,即:甲、乙、丙、丁、戊(wu)、己、庚、辛、壬(ren)、癸(guǐ);地支包括12位元素,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i)、午、未(wei)、申、酉(yǒu)、戌(xu第一声)、亥。农历中的每一个日期都有天干地支标识,例如某一天标为甲子日,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是丙寅日......就这样一直推演下去。

知道了天干地去纪年法以后,我们就可以推算三伏天了。

一、一伏:入伏是哪天,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农历中的夏至节气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日,也就是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三伏天就开始了。那什么是庚日呢,庚日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含有庚元素(10天干之一)的日子。一伏就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日子。一伏多少天呢?一伏固定是10天,因为天干总共10位,从一个庚日到下一个庚日固定是10天。

二、二伏:二伏是哪天。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至立秋节气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之间的日子,就是二伏。二伏多少天?二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倘若从夏至节气到立秋之间只有四个庚日,中伏是10天;倘若从夏至节气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则中伏是20天。

三、三伏(末伏):,三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段,是从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之间的日。三伏多少天?三伏固定是10天。

我们知道了如何推算三伏天之后,就可以知道入伏是哪天。夏至是6月21日(己卯日),6.22庚辰日(夏至后第一个庚日),6.23辛巳日...7.2庚寅日(夏至后第二个庚日)...7.12庚子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一伏第一天)...7.22庚戌日(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中伏第一天)...8.1庚申日(夏至后第五个庚日)...8.7丙寅日(立秋)...8.11庚午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三伏第一天)8.21庚辰日(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出伏)。

因此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大暑是入伏吗

大暑节气不是入伏的标志。

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大暑离小暑有差了一个星期,时间上有时候与入伏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不能绝对性的说大暑节气就是入伏的标志。

  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吗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更要保持心平气和哦!

大暑三候

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古时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意为天气潮湿闷热。

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大雨时节气温会降低,最热的时候,秋季会随着大雨来临。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