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见冰小寒到是什么意思

开心日历

请输入关键词:

小寒节气

出门见冰小寒到是什么意思

小寒时节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出门见冰小寒到是提醒我们这个时节来了,我们要注意保暖,不要冻伤了自己。另外还有要提醒我们的农民朋友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让庄稼冻伤了。

小寒的由来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交小寒节气,“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节一到,大地原来积蓄的热量已耗散到低值,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严寒天。这时,北京的日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东北北部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在一30℃左右,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一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以及藏北高原,日平均气温在一20℃上下。而秦岭、淮河一线日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而此线以南,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田野里菜苗、麦苗及树木是绿色的,仍充满生机。祖国的冬季气候,南北差异如此之大,每每观之,总被大自然美妙神奇的力量折服。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古人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的本义是“接”的意思。古人取新旧交接之义。

腊,也指一种祭祀活动。在此月,古人善始善终的思想得以展示。进人腊月要进行重要的“腊祭”活动。

如《礼记·月令》中“祭礼”条云:“季冬十二月(指腊月),天子要命典礼官吏举行大摊祭礼”。“腊祭”其义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并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酬报他们一年之中为农业所做出的种种功劳。三是人们终岁辛劳,此时农事已息,借此游乐。因而,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有之,各阶层人等,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都要行此俗。“腊祭”多在宗庙、家庙中进行,也有的在郊外进行,祭祀对农业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灵。直至今日,一些乡村仍在沿袭着这种习俗。

不过,话又说回来,寒又如何?暑又如何?年年岁岁,暑去寒来,这正是大自然的美妙所在,是一种无法抗拒与扭转的自然规律。“小寒”的来临,也意味着万物开始活动起来。俗语云“小寒”有三候,一候大雁开始调头,朝北方而去;二候喜鹊开始筑巢;三候野鸡开始叫了。表明“小寒”始则阳气发。虽说阳气上升一,但寒冷仍是不得不防啊。俗话说“寒从足下生”,所以,自“小寒”起,要想有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先保护好我们的脚,千万不能让它受凉了。

小寒之最冷的原因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候,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们知道,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

太阳光直射时,地面上接受的光热多,斜射时,地面接收的光热就要少,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斜射时,光线通过空气层的路程要比直射时长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热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热也就少了。

冬天,对于北半球,太阳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气都比较冷。太阳斜射最严重的一天是冬至,这样说来,冬至应该最冷吧?

其实不然,最低气温却是出现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间。这是因为,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

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相反。

小寒之农事安排

就农事来说,“小寒”时节,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在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在冬前浇好防冻水、施足冬肥、培土奎根的基础上,寒冬季节要采用人工覆盖法,也是防御农林作物冻害的重要措施。当强寒潮到来之前,泼浇稀粪水,撒施草木灰,可有效减轻低温对油菜的危害。对于露地栽培的蔬菜,可用作物秸秆、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这样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挡地面热量散失,能起到较好的保温防冻效果。遇到强低温来临,可再适当加厚覆盖物作临时性覆盖。在这期间,温棚蔬菜要尽量多照阳光,即使有雨雪低温天气,棚外草帘等覆盖物也不可连续多日不揭,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营养缺乏。高山茶园,特别是西北方向易受寒风侵袭的茶园,要以稻草、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篷面,以防止风吹而引起枯梢和沙尘对叶片的直接危害。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大风造成枝干断裂。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