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传说是什么

开心日历

请输入关键词:

除夕

除夕的传说是什么

除夕的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它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东西吃,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或是在自己的家门前贴春联。等方事来躲避恶兽——夕,之后他们又贴对联,放鞭炮,“夕”再也没有来过了。

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少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曾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不用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孩子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的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行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从此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弄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快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除夕:腊月卅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而除夕夜里大家饿了,拿东西出来吃则演变成了我们齐聚一趟欢声笑语如今的年夜饭。

除夕的故事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 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历史记载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禁忌

相传,除夕之夜诸神要下凡领受人间的香火,为此民间有诸多禁忌。

1、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到人。

2、忌恶声谩骂,大声呵斥、小孩哭闹;相传这种态度对神灵不敬。

3、忌讳打破碗碟;万一打破了,就念叨“碎碎(岁岁)平安”化解。

4、土家族人忌讳挑水,担心惊动龙王,影响到来年的风调雨顺。

5、除夕守夜,灯要彻夜不灭,忌黑暗。

6、禁忌开箱柜,以免财物丢失。

7、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否则来年日子会越过越糊涂。

8、病人要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一定要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9、 说话禁忌:“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